logo
search首页图书分类我的书架手机版登录

诸病源候论-全文翻译|白话文|译文|对照文 - 文言古籍网

诸病源候论
作者:[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病因、病理和病症的中医典籍,由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等人编撰。 该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记载病症1739条。它全面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广泛探讨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病因与病理机制。书中对疾病的认识深入且细致,如对一些传染病的描述,已经有了相当科学的见解;在病因方面,不仅阐述了外感邪气致病,还重视情志、饮食、劳逸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诸病源候论》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其病症描述极为详尽,准确地记录了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为后世医家诊断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它还对一些疑难病症的预后和转归进行了探讨。这部著作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不仅为当时的医学实践提供了指导,更对后世中医理论的完善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座丰碑。
目录158
简介
制作者说明
第01卷 风病诸候
第02卷 虚劳病诸候
第03卷 腰背病诸候
第04卷 消渴病诸候
第05卷 伤寒病诸候
第06卷 时气病诸候
第07卷 热病诸候梦
第08卷 温病诸候
第09卷 疫疠病诸候
第10卷 疟病诸候
第11卷 黄病诸候
第12卷 冷热病诸候
第13卷 气病诸候
第14卷 脚气病诸候
第15卷 咳嗽病诸候
第16卷 淋病诸候
第17卷 小便病诸候
第18卷 二大便病诸候
第19卷 五脏六腑病诸候
第20卷 心痛病诸候
第21卷 腹痛病诸候
第22卷 心腹痛病诸候
第23卷 痢病诸候
第24卷 湿○1病诸候
第25卷 九虫病诸候
第26卷 积聚病诸候
第27卷 症瘕病诸候
第28卷 疝病诸候
第29卷 痰饮病诸候
第30卷 癖病诸候
第31卷 否噎病诸候
第32卷 脾胃病诸候
第33卷 呕哕病诸候
第34卷 宿食不消病诸候
第35卷 水肿病诸候
第36卷 霍乱病诸候
第37卷 中恶病诸候
第38卷 尸病诸候
第39卷 注病诸候
第40卷 蛊毒病诸候
第41卷 血病诸候
第42卷 毛发病诸候
第43卷 面体病诸候
第44卷 目病诸候
第45卷 鼻病诸候
第46卷 耳病诸候
第47卷 牙齿病诸候
第48卷 唇口病诸候
第49卷 咽喉心胸病诸候
第50卷 四肢病诸候
第51卷 瘿瘤等病诸候
第52卷 丹毒病诸候
第53卷 肿病诸候
第54卷 疔疮病诸候
第55卷 痈疽病诸候
第56卷 瘘病诸候
第57卷 痔病诸候
第58卷 疮病诸候
第59卷 伤疮病诸候
第60卷 兽毒病诸候
第61卷 蛇毒病诸候
第62卷 杂毒病诸候
第63卷 金疮病诸候
第64卷 腕伤病诸候裙
第65卷 妇人杂病诸候
第66卷 妇人妊娠病诸候
第67卷 妇人将产病诸候
第68卷 妇人难产病诸候
第69卷 妇人产后病诸候
第70卷 小儿杂病诸候
卷之一 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卷之二 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卷之三 虚劳病诸候上(凡三十九论)
卷之四 虚劳病诸候下(凡三十六论)
卷之五 腰背病诸候(凡十论)
卷之五 消渴病诸候(凡八论)
卷之六 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卷之七 伤寒病诸候上(凡三十三论)
卷之八 伤寒病诸候下(凡四十四论)
卷之九 时气病诸候(凡四十三论)
卷之九 热病诸候(凡二十八论)
卷之十 温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卷之十 疫疠病诸候(凡三论)
卷之十一 疟病诸候(凡十四论)
卷之十二 黄病诸候(凡二十八论)
卷之十二 冷热病诸候(凡七论)
卷之十三 气病诸候(凡二十五论)
卷之十三 脚气病诸候(凡八论)
卷之十四 咳嗽病诸候(凡十五论)
卷之十四 淋病诸候(凡八论)
卷之十四 小便病诸候(凡八论)
卷之十四 大便病诸候(凡五论)
卷之十五 五脏六腑病诸候(凡十三论)
卷之十六 心痛病诸候(凡五论)
卷之十六 腹痛病诸候(凡四论)
卷之十六 心腹痛病诸候(凡七论)
卷之十七 痢病诸候(凡四十论)
卷之十八 湿病诸候(凡三论)
卷之十八 九虫病诸候(凡五论)
卷之十九 积聚病诸候(凡六论)
卷之十九 瘕病诸候(凡十八论)
卷之二十 疝病诸候(凡十一论)
卷之二十 痰饮病诸候(凡十六论)
卷之二十 癖病诸候(凡十一论)
卷之二十 痞噎病诸候(凡八论)
卷之二十一 脾胃病诸候(凡五论)
卷之二十一 呕哕病诸候(凡六论)
卷之二十一 宿食不消病诸候(凡四论)
卷之二十一 水肿病诸候(凡二十二论)
卷之二十二 霍乱病诸候(凡二十四论)
卷之二十三 中恶病诸候(凡十四论)
卷之二十三 尸病诸候(凡十二论)
卷之二十四 注病诸候(凡三十四论)
卷之二十五 蛊毒病诸候(上凡九论)
卷之二十六 蛊毒病诸候(下凡二十七论)
卷之二十七 血病诸候(凡九论)
卷之二十七 毛发病诸候(凡十三论)
卷之二十七 面体病诸候(凡五论)
卷之二十八 目病诸候(凡三十八论)
卷之二十九 鼻病诸候(凡十一论)
卷之二十九 耳病诸候(凡九论)
卷之二十九 牙齿病诸候(凡二十一论)
卷之三十 唇口病诸候(凡十七论)
卷之三十 咽喉心胸病诸候(凡十一论)
卷之三十 四肢病诸候(凡十四论)
卷之三十一 瘿瘤等病诸候(凡一十五论)
卷之三十一 丹毒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卷之三十一 肿病诸候(凡一十七论)
卷之三十一 疔疮病诸候(凡一十三论)
卷之三十二 痈疽病诸候上(凡一十六论)
卷之三十三 痈疽病诸候下(凡二十九论)
卷之三十四 病诸候(凡三十五论)
卷之三十四 痔病诸候(凡六论)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卷之三十五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卷之三十六 兽毒病诸候(凡四论)
卷之三十六 蛇毒病诸候(凡五论)
卷之三十六 杂毒病诸候(凡十四论)
卷之三十六 金疮病诸候(凡二十三论)
卷之三十六 腕伤病诸候(凡九论)
卷之三十七 妇人杂病诸候一(凡三十二论)
卷之三十八 妇人杂病诸候二(凡一十九论)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卷之四十 妇人杂病诸候四(凡五十论)
卷之四十一 妇人妊娠病诸候上(凡二十论)
卷之四十二 妇人妊娠诸候下(凡四十一论)
卷之四十三 妇人将产病诸候(凡三论)
卷之四十三 妇人产后病诸候上(凡三十论)
卷之四十四 妇人产后病诸候下(凡四十一论)
卷之四十五 小儿杂病诸候一(凡二十九论)
卷之四十六 小儿杂病诸候二(凡三十四论)
卷之四十七 小儿杂病诸候三(凡四十五论)
卷之四十八 小儿杂病诸候四(凡四十六论)
卷之四十九 小儿杂病诸候五(凡五十论)
卷之五十 小儿杂病诸候六(凡五十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