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四。頌者、宗廟之樂歌。大序所謂、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蓋頌與容、古字通用。故序以此言之。周頌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而亦或有康王以後之詩。魯頌四篇、商頌五篇、因亦以類附焉。凡五巻。
周頌淸廟之什四之一
於〈音烏〉穆淸廟、肅雝顯相〈去聲〉。濟濟〈上聲〉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不顯不承、無射〈音亦〉於人斯。賦也。於、歎辭。穆、深遠也。淸、淸靜也。肅、敬。雝、和。顯、明。相、助也。謂助祭之公卿諸侯也。濟濟、衆也。多士、與祭執事之人也。越、於也。駿、大而疾也。承、尊奉也。斯、語辭。○此周公旣成洛邑而朝諸侯。因率之以祀文王之樂歌。言於穆哉、此淸靜之廟。其助祭之公侯、皆敬且和、而其執事之人、又無不執行文王之德。旣對越其在天之神、而又駿奔走其在廟之主。如此則是文王之德、豈不顯乎、豈不承乎。信乎其無有厭斁於人也。
淸廟一章八句。書稱、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騂牛一、武王一。實周公攝政之七年。而此其升歌之辭也。書大傳曰、周公升歌淸廟、苟在廟中。嘗見文王者、愀然如復見文王焉。樂記曰、淸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言者矣。鄭氏曰、朱弦練。朱弦練、則聲濁。越、瑟底孔也。疏之使聲遲也。倡、發歌句也。三嘆、三人從嘆之耳。漢因秦樂、乾豆上奏登歌。獨上歌、不以筦絃亂人聲。欲在位者徧聞之。猶古淸廟之歌也。
維天之命、於〈音烏〉穆不已、於〈上に同じ〉乎〈音呼〉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賦也。天命、卽天道也。不已、言無窮也。純、不雜也。○此亦祭文王之詩。言天道無窮、而文王之德純一不雜、與天無閒。以贊文王之德之盛也。子思子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爲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爲文也、純亦不已。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純於天道亦不已。純則無二無雜。不已則無閒斷先後。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駿惠我文王、曾孫篤之。何之爲假、聲之轉也。恤之爲溢、字之訛也。收、受。駿、大。惠、順也。曾孫、後王也。篤、厚也。○言文王之神、將何以恤我乎。有則我當受之、以大順文王之道。後王又當篤厚之而不忘也。
維天之命一章八句
維淸緝熈、文王之典。肇禋〈音因〉、迄〈音肸〉用有成、維周之禎。賦也。淸、淸明也。緝、續。熈、明。肇、始。禋、祀。迄、至也。○此亦祭文王之詩。言所當淸明而緝熈者、文王之典也。故自始祀至今有成、實維周之禎祥也。然此詩疑有闕文焉。
維淸一章五句
烈文辟〈音璧〉公、錫茲祉福。惠我無疆、子孫保之。賦也。烈、光也。辟公、諸侯也。○此祭於宗廟、而獻助祭諸侯之樂歌。言諸侯助祭、使我獲福。則是諸侯錫此祉福、而惠我以無疆、使我子孫保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