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封靡于爾邦、維王其崇之。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封靡之義、未詳。或曰、封、專利以自封殖也。靡、汰侈也。崇、尊尚也。戎、大。皇、大也。○言汝能無封靡于汝邦、則王當尊汝。又念汝有此助祭錫福之大功、則使汝之子孫、繼序而益大之也。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不顯維德、百辟其刑之。於〈音烏〉乎〈音呼〉前王不忘。又言莫强於人、莫顯於德。先王之德、所以人不能忘者、用此道也。此戒飭而勸勉之也。中庸引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而曰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大學引於乎前王不忘、而曰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亡也。
烈文一章十三句。此篇以公·疆兩韻相叶。未審當從何讀。意亦可互用也。
天作高山、大〈音泰〉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叶戸郎反〉。子孫保之。賦也。高山、謂岐山也。荒、治。康、安也。徂、險僻之意也。夷、平。行、路也。○此祭大王之詩。言天作岐山、而大王始治之。大王旣作、而文王又安之。於是彼險僻之岐山、人歸者衆、而有平易之道路。子孫當世世保守而不失也。
天作一章七句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音烏〉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賦也。二后、文武也。成王名誦、武王之子也。基、積累于下、以承藉乎上者也。宥、宏深也。密、靜密也。於、嘆詞。靖、安也。○此詩多道成王之德。疑祀成王之詩也。言天祚周以天下、旣有定命、而文武受之矣。成王繼之、又能不敢康寧、而其夙夜積德、以承藉天命者、又宏深而靜密。是能繼續光明文武之業、而盡其心。故今能安靖天下、而保其所受之命也。國語叔向引此詩而言曰、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定武烈者也。以此證之、則其爲祀成王之詩無疑矣。
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此康王以後之詩。
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叶音由〉之。賦也。將、奉。享、獻。右、尊也。神坐東向、在饌之右。所以尊之也。○此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之樂歌。言奉其牛羊以享上帝、而曰天庶其降、而在此牛羊之右乎。蓋不敢必也。
△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音假〉文王、旣右享〈叶虛良反〉之。儀·式·刑、皆法也。嘏、錫福也。○言我儀式刑文王之典、以靖天下、則此能錫福之文王、旣降而在此之右、以享我祭。若有以見其必然矣。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又言天與文王、旣皆右享我矣、則我其敢不夙夜畏天之威、以保天與文王、所以降鑒之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