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字禹玉。封岐公。监维阳郡日,王安石为幕官,陈升之为卫尉丞。时韩魏公出守是邦。初夏,圃内芍药开,有金腰带四朵,公召四人同赏,各簪一朵,后相继为相,果花瑞也。晚筑室南溪,号志堂居士,左右松竹,逍遥其下,一时名流雅慕之,题曰竹隐。〕
王岐公与欧阳公同在翰苑,会温成皇后初薨,立春进帖子,以其虚阁故不进,俄有旨令进,岐公遽口占一首云:“昔闻海上有仙山,烟锁楼台日月闲。花下玉容长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欧公叹其美丽。
王岐公在翰苑日,时中秋有月,神宗问:“当直学士是谁?”左右以姓名对。遂召公赐坐。上引谢庄赋、李白诗,美其才。又出御制诗示公。公起谢,敕内侍挟持,不令下拜。夜漏下三鼓,上悦甚,令宫嫔各取领巾、裙带或团扇、手帕求诗,悉以进呈。上云:“须与学士润笔。”遂各取头上珠花一朵装公,幞头簪不尽者,置公袖中,旋取针线缝连袖口。宴罢,月将西沉,上命辍金莲烛扶掖归院。翊日,都下盛传天子请客。明年中秋,公已参政,蔡确为学士,上讲故事,命宫嫔求诗,蔡奏云:“不敢。”遂命出公旧作,蔡云:“臣才思短涩不及王某。”酒再行而止,左右不悦云:“学士村。”
宋制,大社二祭多差近臣。王禹玉为翰林学士,典内外制十八年,屡被差,乃题诗于斋宫云:“邻鸡未唱晓骖催,又向灵坛饮福杯。自笑治聋知不足,明年强健更重来。”帝闻而怜之,遂拜参知政事。
王禹玉与荆公同侍朝,荆公有虱直缘其须,裕陵顾而笑,公不自知也。朝退问禹五曰:“上何为笑”?禹玉告之故,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当献一言,颂虱之功。”乃云:“屡游相须,曾经御览。”荆公为之解颐。
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拂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拂脚’是俗谚全语。上云投,下云脚,岂不的对也。”王大笑。
王丞相云:“马子山骑山子马。”(马给事,字子山。穆王八骏有山子马之名。)久之,人对曰:“钱衡水盗水衡钱。”钱某为衡水令。人谢之曰:“正欲作对尔,非有盗也。”
元丰中,神宗以元夕御楼,宰臣亲王观灯,有御制令从臣和进。王禹玉为左相,蔡持正为右相。蔡密叩王云:“应制上元诗如何使事?”禹玉曰:“只是鳌山凤辇。”章子厚时为黄门侍郎,以为陈腐,且疑为所绐。十七日登对,裕陵独赏禹玉诗云:“妙于使事。”诗云:“雪消华月满仙台,万烛当楼宝扇开。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山来。镐京春酒沾周燕,汾水秋风陋汉才。一曲升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时高丽贺正旦礼物中有紫霞杯,五色玻璃也,是夕,上用进酒。子厚始叹服,以为不可及。
王岐公诗喜用金、玉、珠、翠等字,世谓“至宝丹”。其子明之在姑苏有所爱,比至京师,公强留之逾时,诗云:“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筋归期画到秋。红锦寄鱼风逆浪,玉箫吹凤月当楼。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彻夜愁。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句意甚工而富艳奇巧,得公家法。(有人云:“诗能穷人,且试强作此富贵语,看如何?”其人数日搜索,云:“止得一联,云“胫廷化为红玳瑁,眼睛变作碧琉璃。”闻者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