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溪县望。淳祐中,析其西乡置福安县。知县事兼兵马监押一员,咸平初,以使臣为兵马监押兼知县事,庆历后用文臣,以知县兼兵符。丞主簿、东尉各一员,西尉一员,元祐五年有县丞置10。监黄崎镇一员,烽火巡检一员。衔带长溪、宁德二县巡检兼烟火巡捉私茶盐矾。
长乐县紧。职员与闽县同。建炎元年,以县未满万户,省丞一员。监岭口盐仓兼催煎一员,监商税务一员。监商税务一员。崇宁三年置。寻省,仍以本县官兼管。
罗源县中。知县事、主簿、尉各一员,监商税务一员,南湾巡检一员。衔带连江、罗源两县南湾巡检,兼催纲兼管沿海陆路私盐贼盗巡拦市舶物货,兼管两县私煎贩主管本澳烟火事。
闽清县中。职员与罗源县同。崇宁二年置丞一员,五年省。监商税务一员。旧本县官兼管,崇宁三年置。
宁德县中。职员与闽县同。蛇崎巡检一员,衔带长溪、宁德两县巡检捉私茶盐矾,以小使臣充。监商税务一员,崇宁间置。政和间,以商税不满千贯,罢监官,而以县官兼监。
怀安县望。职员与闽县同。鸡菜镇巡检一员,衔带闽、侯官、怀安、闽清、古田五县巡检兼催纲巡捉私茶盐矾。监盐仓一员。旧主簿兼监,绍兴间,差小使臣一员专监。
连江县望。职员与闽县同。监商税务一员,荻芦寨水军统领兼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一员。
〔元〕
福州路总管府上。按《元史》:“至元二十年,定十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又按《三山续志》:“至元十五年,改福州为路,十七年,始设路官,职专治民,上隶帅宪,下辖州司县官。”达鲁花赤一员,以蒙古人任。总管一员,以汉人、南人任。(上二职皆路之长,并兼管劝农事,后仿此。)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推官二员。至元二十三年置,专治刑狱。《三山续志》作“二十四年置”。经历司经历、知事各一员,提控案牍一员。按《三山续志》所列职名如此,《元史》则有照磨兼承发架阁一员,而无此职名,未详何谓。自经历以下,皆路之幕官也。路吏有通事、译史各一人,司吏三十人,贴书六十人。司狱司自司狱司以下,皆随总管府而设,故皆附焉。司狱一员。按《元史》又有丞一员。其吏有狱典一人。儒学教授、学正、学录各一员。有学吏一人。蒙古学教授、学正各一员。三山书院山长一员。医学教授二员,学正一员。阴阳学教授、学正各一员。(上二学,《元史》无学正一员。)永丰仓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员。按《三山续志》,永丰仓、平准库、盐仓、常盈库,共有攒司六人。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盐仓大使、副使各一员。宣慰司崇盈库本路常盈库官兼。廉访司赃罚库本路常盈库副使一员兼。本路常盈库监支纳一员,副使二员。运司广盈库监支纳大使、副使各一员。库子二人,攒司一人。在城税务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在城站正提领、副提领各一员。
录事司按《元史》:“至元十五年,行中书省于在城十二厢分四隅,置录事司。十六年并其二,置东西二司。二十年复并为一。”又按《三山续志》:“至元十七年设。”二说不同。达鲁花赤一员,以蒙古人任。录事一员,(上二职皆司之长。后仿此。)判官一员,兼捕盗之事,俱以汉人、南人任,后仿此。典史一员。司之幕官也。司有司吏六人,贴书一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