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一 ◎地部二十六
《大戴礼》曰:圣人有国,则河不满溢。
《礼斗威仪》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河溓。(宋君注曰:河不灾溢也。)
《传》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诗,逸诗也。言人寿促而河清迟,喻时之不可待也。)
又曰:楚昭王有疾,卜河为祟,大夫请祭。王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河非所获罪。"
《春秋考异邮》曰:河者,水之气,四渎之精,所以流化,故曰河润千里。
《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史记》曰:秦灭六国,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为德水。
《汉书》曰: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一名盐泽。
又曰:长水校尉高并言,河决率常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恶也。闻禹理河本空此地,以为水隈,近察秦汉河决曹卫之域不过百八十里,可空此地,勿以为官亭民室。
张璠《汉纪》曰:郭伋为颍川太守,光武诏曰: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