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百六十八 ◎舟部一
又曰: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
《礼》曰:季春之月,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郑玄曰:舟官覆反舟者,备倾漏也。蔡邕《章句》曰:备谓檝棹绋绠维引之具。)
《左传》曰: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又曰: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输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泛谓水运入河汾也。)
又曰:秦伯伐晋,孟明济河焚舟,(示必死也。)取王宫及郊。(王宫、郊,皆晋地。)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茅津,在河东大阳县西。封,埋藏。)
又曰:楚败吴师,获其舟馀皇。(馀皇,舟名。)
又曰:晋、楚将战,赵婴齐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故败而先济也。
《春秋潜潭巴》曰:泽浮舟,天子以亡为忧。(宋均注曰:潭,无底之泽,今浮舟,言阴盛之耳。)
《论语》曰:南宫适问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尔雅》曰:舫,舟也。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柎。(郭璞注曰:造,比船为桥也。维,连四船也。方,并两船也。特,单船也。柎,编木以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