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百四十二 ◎百谷部六
《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农乃登黍。
又《曲礼》曰:黍曰芗合。
又《内则》曰:羊宜黍,豕宜稷。
《左传·昭公》曰:其藏冰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杜预注曰:黑牡,秬黍也。司寒,北方玄冥之神也,故物皆用黑。有事於冰,故祭其神以上黍。)
《春秋佐助期》曰:黍神名侜倭兰郝。
《春秋说题辞》曰:精移火转生黍,夏出秋改。(杜预注曰:云春之夏,故移也。《农书》曰:黍之言暑也,必须暑改,得阴乃成也。)黍者,缩也。故其立字,"禾"入"米"为"黍"为酒以扶老。(为酒以序尊卑,且禾为柔物,亦宜养老也。)
《尔雅》曰:秬,黑黍。〈禾不〉,一〈禾孚〉二米。(郭璞注曰:〈禾不〉亦黑黍,但中兴黍米异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一黍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也。)
《史记·封禅书》曰:管仲说桓公曰:"古者封禅鄗上,黍所以为盛。"
《汉书》曰:冀州,民五男三女,畜宜牛、羊,谷宜黍、稷。
《后汉书》曰:承宫,遭天下丧乱,遂将诸生避地汉中。后与妻子之蒙阴山,肆力耕种禾黍。将熟,人有认之者,宫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