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悟第十一
〔一〕程炎震云:「太和二年九月,郗愔為徐州刺史。四年,轉會稽。」又云:「晉書六十七愔傳云:用其子超計,以己非將帥才,不堪軍旅,又固辭,解職。通鑑一百二則用此文。」
7王東亭作宣武主簿,嘗春月與石頭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遊者,連鑣俱進。石頭,桓遐小字。〔一〕中興書曰:「遐字伯道,溫長子也。仕至豫州刺史。」唯東亭一人常在前,覺數十步,〔二〕諸人莫之解。石頭等既疲倦,俄而乘輿回,諸人皆似從官,唯東亭弈弈在前。其悟捷如此。
【校文】
「郊」下唐本有「野」字。注兩「遐」字唐本俱作「熙」。「悟捷」唐本作「悟攝」。
【箋疏】
〔一〕嘉錫案:晉書桓溫傳,溫六子:熙、濟、韻、禕、偉、玄。熙字伯道。未有名遐者。自宋本世說誤作遐,諸本並從之,莫有知其誤者矣。唐寫本作熙,不誤。
〔二〕程炎震云:「鍾山札記三曰:『覺有與校義音義並同。詩「定之方中」,正義引鄭志云:「今就校人職,相覺有異趣。」趙岐孟子注「中也養不中」章:「如此賢不肖相覺,何能分寸?」又「富歲子弟多賴」章:「聖人亦人耳,其相覺者,以心知耳。」續漢書律曆志中:「至元和二年,太初失天益遠,日月宿度,相覺浸多。」晉書傅玄傳:「古以百步為畝,今以二百四十步為畝。所覺過倍。」宋書天文志「斗二十一,升二十五,南北相覺,四十八度」,凡此皆以覺為校也。後人有不得其義而致疑者,更或輒改他字,故為詳證之。』炎震曰:盧說是也。此覺數十步亦是校數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