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篇.德充符第五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
德充於內,(應)物〔應〕(一)於外,外內玄合,信若符命而遺其形骸也。
弟子多少敵:孔子。
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各自得而足也。
怪其殘形而心乃充足也。夫心之全也,遺身形,忘五藏,忽然獨往,而天下莫能離。
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夫神全心具,則體與物冥。與物冥者,天下之所不能遠,奚但一國而已哉!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人雖日變,然死生之變,變之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