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富,其所宗而師者無心也。
知天人之所為者,皆自然也;則內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眾玄同,任之而無不至者也。
天者,自然之謂也。夫為為者不能為,而為自為耳;為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自知耳,不知也,不知也則知出於不知矣;自為耳,不為也,不為也則為出於不為矣。為出於不為,故以不為為主;知出於不知,故以不知為宗。是故真人遺知而知,不為而為,自然而生,坐忘而得,故知稱絕而為名去也。
人之生也,形雖七尺而五常必具,故雖區區之身,乃舉天地以奉之。故天地萬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無也。一物不具,則生者無由得生;一理不至,則天年無緣得終。然身之所有者,知或不知也;理之所存者,為或不為也。故知之所知者寡而身之所有者眾,為之所為者少而理之所存者博,在上者莫能器之而求其備焉。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為不敢異,異則偽成矣,偽成而真不喪者,未之有也。或好知而不倦以困其百體,所好不過一枝而舉根俱弊,斯以其所知而害所不知也。若夫知之盛也,知人之所為者有分,故任而不(強)〔彊〕也,知人之所知者有極,故用而不蕩也。故所知不以無涯自困,則一體之中,知與不知,闇相與會而俱全矣,斯以其所知養所不知者也。
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雖知盛,未若遺知任天之無患也。
夫知者未能無可無不可,故必有待也。若乃任天而生者,則遇物而當也。
有待則無定也。
我生有涯,天也;心欲益之,人也。然此人之所謂耳,物無非〔天也〕(一)。天也者,自然者也;人皆自然,則治亂成敗,遇與不遇,非人為也,皆自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