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注:「『隆盛』上似当有『之』字。」
请德铭勋。
「请」,黄本作「诵」,黄校:「元作『请』,孙改。」《校证》:「『诵』原作『请』,梅据孙汝澄改。」《补正》:「按何本、梁本、谢钞本、别解本、冈本作『诵』,孙改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又:『(议刻金石)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羣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论衡须颂》篇:『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纪载,鸿德乃彰,万世乃闻。』」《考异》:「按:梅本作讄,音垒,《说文》祷也。王校误作诵非。又讄今作诔。」按《汉书王嘉传》:「嘉复奏封事曰:陛下在国之时,好《诗》、《书》,上俭节,征来所过道上称诵德美,此天下所以回心也。」《后汉书马廖传》:「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宫以劝成德政,曰:《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诚令斯事一竟,则四海诵德,声董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作「诵德」是,从黄本改。
观相如封禅,蔚为唱首。
《校注》:「按《明诗》篇『汉初四言,韦孟首唱』,《杂文》篇『观枚氏之首唱』,《章句》篇『发端之首唱』,《附会》篇『若首唱荣华』,并作『首唱』。则此『唱首』二字当乙。」《义证》:「『唱首』,即首唱。」按《宋书蔡兴宗传》:「若一人唱首,则俯仰可定。」《晋书刑法志》:「唱首先言谓之造意。」《汉书宣帝纪》颜注:「盖首恶者,唱首为恶也。」作「唱首」亦通,毋需改。
炳玄符。
「玄」,黄本作「元」。范校:「黄云:活字本作『玄』。」《校证》:「『玄』,黄本、张松孙本、纪本作『元』,避清讳。」《校注》:「『元』,元本、弘治本、活字本、汪本、畲本、张本、两京本、何本、胡本、梅本、凌本、合刻本、梁本、秘书本、谢钞本、汇编本、别解本、尚古本、冈本、崇文本作『玄』;《文通》引同。文溯本缺末笔。按『玄』字是。《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玄符灵契。』李注:『玄符,天符也。』」
固惟新之作也。
「惟」,黄本作「维」。《校证》:「『维』冯本、王惟俭本作『惟』。」《汇校》:「作『维』是。」按《尚书盘庚上》:「迟任有言曰:有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维通惟,毋需改。
则文字张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