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为邪入腑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腑,则表证已罢,故不恶寒,但身热,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邪客在阳明,当发热而不恶寒,今得之一日,犹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邪未全入腑,尚带表邪;若表邪全入,则更无恶寒,必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赵本有“主”字)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四旁有病,皆能传入于胃。入胃则更不复传,如太阳(医统本有“病”字)传之入胃,则更不传阳明;阳明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少阳;少阳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三阴。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传经者,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太阳传经,故曰转属阳明。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受病也;若反汗出 然者,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经曰∶阳明病法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