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
言皆放之自得之場,則不治而自治也。
又復問無名人曰:「汝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其任性而無所飾焉則淡矣。
漠然靜於性而止。
任性自生,公也;心欲益之,私也;容私果不足以生生,而順公乃全也。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嚮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卷,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聖人也,胥易技係,勞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來田,猿狙之便來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
言此功夫,容身不得,不足以比聖王。
此皆以其文章技能係累其身,非涉虛以御乎無方也。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游於無有者也。」
天下若無明王,則莫能自得。令(一)之自得,實明王之功也。然功在無為而還任天下。天下皆得自任,故似非明王之功。